福建省人工智能科教学会
Fujian Societ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Education,FSAISE
联系电话:
0591-87272380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优秀科技工作者】郑南宁


图片3.png

郑南宁,男,汉族,祖籍陕西西安,1952年12月19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日本庆应大学,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专家,IEEE fellow,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所长、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

1986年,郑南宁与西安交大的西迁教师宣国荣共同组建了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1]。1991年起,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2020年11月20日,获得由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举办的第二届杰出教学奖。2023年5月6日,获第十二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

其长期从事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及其先进计算架构的应用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的研究,著有《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知识体系与课程设置》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郑南宁建立的视觉场景理解的立体对应计算模型与视觉注意力统计学习方法成为该领域代表性工作,为构造计算机视觉系统和基于图像信息的智能控制系统,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关键技术,提出图像分析和视觉知识描述新方法,为构造计算机视觉系统和基于图像信息的智能控制系统,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关键技术。完成了“精密装配机器人机器视觉系统”研究。发明了一种图像边缘曲线拟合的新方法。完成了“高性能机器视觉及车型与牌照自动识别系统。提出在线交互式立体测深方法,研制出“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及“DSA125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扫描制式转换及视频处理芯片

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郑南宁表示,作为思想的策源地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守望者和担当者,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必须通过教育,让学生拥有一个充实而正确的信仰。新时期的大学生需要在追求共产主义的大背景下,找到既适合于自己,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追求,并为之努力。郑南宁认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找到这样的理想信仰,并帮助他们树立为之奋斗的决心。

在郑南宁的理念里,科学与体育结合迸发出的魅力势不可挡,因此提倡“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体育精神,锻炼和科研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得住寂寞并不断突破极限。

讲座报告

2019年10月31日下午,郑南宁应邀做客北航大讲堂,在新主楼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作“直觉性AI与无人驾驶”的专题讲座。

2018年6月5日,郑南宁为山东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师生作了题为“人工智能与无人驾驶”的学术报告。

人物评价

郑南宁长期以来对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机器视觉与图象处理等重要领域的应用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工程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性研究,为中国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和图象处理学科工程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评)

郑南宁为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作出开拓性贡献。(西安交通大学评)


联系电话:0591-87272380
©2020 福建省人工智能科教学会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I     入会申请     I     联系我们    I     留言反馈
秘书处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鼓屏路192号山海大厦